近些年,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家长们的“新宠”,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国家也在推动将含编程的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课程,这也说明国家在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,那么将来这类人才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。
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声音:认为学编程会耽误文化课成绩,或者是说孩子长大以后也不当程序员,学它干啥?还有一些家长,认为少儿编程就是在贩卖教育焦虑。

所以少儿编程真的只是智商税吗?今天研习社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网上常见的误区,赶快来看看~
误区一、学编程耽误时间,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文化课成绩
有些家长认为:
孩子现在语数外都顾不过来,如果再去学编程,都没时间学习文化课了。
但是从内容上来看:
编程学习涉及多种学科综合,尤其是编程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孩子深刻理解数学概念,从而解决数学问题。孩子们在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通过计算机的直观、具象化演绎,会从原理和本质上把数学概念吃透,这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。
由此可见,学习编程不仅不会降低孩子其他科目的分数,反而对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增益作用。
误区二、孩子学习编程就是玩游戏的吧!
首先,少儿编程不是玩游戏;
玩游戏只是少儿编程的一种教学方式,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去学习、了解编程,随着年龄的增长,学习内容的增加,这种方式也会逐渐改变。
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提升孩子学习编程的兴趣,引导孩子喜欢上编程、研究编程,让孩子对编程不再抵触,也会使孩子们在未来学习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时不会感到头疼枯燥。
其次,孩子不会因为太早接触电脑而迷恋上游戏;
其实,恰恰相反,从玩游戏到编写游戏,孩子从游戏的俘虏一跃成为游戏的创造者,对游戏的认识也会有本质的改变,这对戒掉游戏瘾大有裨益。
创造游戏和玩游戏是两回事,孩子在创作时,会自己绘制角色,他们可以修改程序代码改变游戏规则,也可以自己绘制关卡背景,设置自己喜欢的音乐,修改代码不断提升难度……
同时,自己设计小游戏,然后和朋友一起分享交流,也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
误区三、孩子以后不做程序员,学编程也没用;
一听到少儿编程,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:这不就是未来的程序员嘛!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!
少儿编程与成人IT教育并不一样,少儿编程更注重培养孩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,更多的是提升孩子的思维和综合能力。
具体来说,少儿编程可以提升孩子以下能力:
强化逻辑思维能力
培养专注细心、提高耐性
增加抽象思考能力
提升整理信息、吸收融合能力
提升沟通能力
学习团队合作,学会共同学习
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
少儿编程相关资讯信息推荐:
最后更新时间: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