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强基计划有哪些变化?四大变化事关所有高中生

随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公布了2023“强基计划”招生简章,具备“强基计划”招生资格的39所高校已全部官宣。

强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第四个年头,今年有哪些新变化?这些变化和现象对高三考生报考有哪些影响?家长们需要做哪些准备?

“复交南”模式新增5所院校

何为强基计划的“复交南”模式?即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进行,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复试入围分数线,入围比例不等。2022年,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在强基招生中,即采用了这种“复交南”模式。今年截止目前,已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同济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厦门大学5所院校明确跟进该模式。今年共计8所院校。

采取这一模式的院校主要有以下两种校测形式:

①初试+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;

②仅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。

原有的校测考核方式有调整

据了解,已发布的强基简章中有5所院校的校测考核进行了调整。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同济大学这两所学校,2022年的校考模式为面试+体测,今年增加了笔试。而北京理工大学、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22年校考模式为笔试+面试+体测,今年取消了笔试。

入围倍数有变化

2021年,各强基院校入围倍数曾有大幅上涨,2021年后基本上保持稳定,仅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微调。截止目前,2023年调整了入围倍数的院校有:中国农业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;重庆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;吉林大学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6倍;西安交通大学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5倍。

“双学位”培养

今年哈工大创新性的将基础学科和热门工科专业相结合,进行双学位培养。为了吸引优秀的强基考生,拿出了全校顶尖的一批专业提供给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,可以说是诚意十足。

高三考生报考建议

竞赛生有优势:

从去年复旦、上交和南大的招生实践来看,此模式十分有利于竞赛生。拥有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,尤其是铜牌及省一级别竞赛奖项的考生,将会十分容易在校测中拿到高分。

择校更需谨慎:

校测考核时间整体提前至高考出分前,对于同时含有综评招生的院校时间趋同。针对同时还报考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,校测时间可能会撞车,在择校阶段会增加更多的选择难度。

强基生特质将更为明显:

将有越来越多的院校,会设置校测合格线,高考成绩高,但不具备拔尖创新潜质,校测成绩不佳的考生,将会较难通过强基选拔,强基与普通批考生特质将有更明显的分化。

未通过清北审核的金银牌考生可分流至其他顶尖院校:

近年学科竞赛金银牌数量迅速上涨,且扎堆清北强基破格通道,但清北不可能无限吸纳破格生,因此在2022年推出“强基破格”政策,并为考生预留“分流”机会。在此形式下,部分金银牌考生,也将“分流”至其他顶尖强基院校。

而“复交南”模式院校中,绝大部分院校破格生可直接入围复试,部分院校仅需面试,对破格生十分友好,采取该模式的院校又以华东五校为主,院校层次仅次于清北,可有效承接未通过清北审核的金银牌考生。

强基计划相关资讯推荐:

2023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及常见问题

什么是强基计划,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

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,报名条件有哪些?

最后更新时间: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上一篇2023-04-20 12:05:25
下一篇 2023-04-22 11:40:53

相关推荐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!